您好,欢迎来到白雪棋院官方网站!
白雪棋院
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象棋 > 新闻动态 >
全能棋手徐俊小传:初入象棋队改辙围棋 情定国象
时间:2016-10-02 15:05 作者:嘉琪 来源:新浪体育 点击:
中国国家队男队教练徐俊中国国家队男队教练徐俊

  文章来源:中国棋牌网

  棋人徐俊(国象国际特级大师、全国冠军、中国国家队男队教练、江苏棋院副院长、江苏队教练、棋手),当属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他初学象棋,后迷围棋,再转国象,三棋兼备,且水平精深,活跃棋坛40载,是为时代罕见。

  今日,我们便以徐俊为标本人物,翻阅黄历,品读他的40年的三棋故事。

  “二徐”初入象棋队

  1977年的6月,徐俊与徐天红一起来到江苏象棋队报到。

  这两位棋人兄弟,如今一个在国象界,一个象棋界,同为江苏棋院副院长,同为特大,徐俊1962年生,徐天红长徐俊2岁,徐天红常呼之“我兄弟”。

  此二公,籍贯一苏州一泰州,徐俊稍高,徐天红更有“喜感”,总是乐呵呵,又有礼貌,人见人爱,人送“笑面佛”称号。

  入队之初,徐天红的调令,因为人事关系,慢了一些。徐俊比徐天红快几天,徐俊现在工龄便从1977年6月算起,比徐天红早一些。

  当代棋界,职业化越来越鲜明,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之间的分野也越来越凸出。这是后工业时代分工细化的潮流,也是棋类自身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比80年代,当下三大棋的棋手之间的交流几近干涸,而能横跨三棋的棋手更是寥若晨星,“双枪将”难寻,三棋全能更是极为稀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下好自己的棋,达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去下其他的棋。”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棋手职业与专业的利益诉求。

  80年代以前的三棋棋手,吃住训练多在一起,互通有无,知根知底,学有余力的棋手,在比赛匮乏、时间富裕期间,多能涉猎其他棋种,这就自然诞生的一批三棋全能的老一辈棋手,诸如上海徐天利、胡荣华,北京刘文哲,广东简怀穂、河北刘殿中、江苏徐俊等。

  这是时代所赐,亦是天赋所赐。

  登高回首,抚今追昔。

  今日,王天一、唐丹、柯洁、於之莹、丁立人、侯逸凡等青年才俊已在各自的领域光芒逼人,抵达事业之巅,而如要求他们兼顾其他棋种,且能有一番造诣,已是非分之念,难如蜀道登天。

  因此,在“只知 ‘棋’一不知‘棋’二”的通才稀缺的当下,重读80年代那些兼通三棋的天之娇子的职业生涯,无疑具有非一般的意义。

  徐俊父亲喜欢象棋,更喜欢看人下棋,从教育系统离休后在公园里一看就是半天,他教会了两个哥哥,唯独没有教他。

  “我是不是有点笨呀,为什么爸爸没有教我?”徐俊曾问母亲。

  刚上小学五年级时候,有一邻居,人很聪明,自己买电子管,组装电视,也还能看,他找徐俊下棋,让一车,徐俊输的稀里哗啦,心中斗气,徐俊上心研究,拿到邻居家的王嘉良著作《象棋中锋》、《象棋后卫》两本棋书,“炮二平五,炮八平五,马二进三,马八进七,车一进一,车九平八,然后车平六进七”,徐俊至今依然清晰记住单边封棋谱。

  没多久,徐俊便把邻居打趴下。

  75年末母亲单位举行比赛,工会主席石凯元伯伯看重徐俊,让拜苏州名手吴齐南为师,说省里找少儿棋手培训,鼓励他好好下棋。每逢星期天,徐俊便步行去苏州文化宫找高手下棋。

  1976年,徐俊实力大增。

  1976年末,在常熟举办江苏少年团体赛。赛后,徐俊参加个人选拔赛与淘汰赛,均获冠军,南通籍国家大师、江苏队教练季本涵看重徐俊,引荐进入江苏队训练。

  事实上,徐俊从1976年1月8日,才正式学习象棋,因成绩突出,1977年金牌教练李国勋(其学生有全国冠军徐天红、伍霞、张国凤、黄薇、高懿萍等)收入麾下。入队之后,徐俊同时跟象棋国家大师言穆江老师学习甚多,反复切磋,受益匪浅。

  改辙围棋未果

  以前的专业队,比赛少,除了个人赛、团体赛,全年基本没有什么比赛可打,而江苏象棋、国象、围棋三队队员吃住在一起,训练也在一起,学有余力的徐俊便开始迷恋围棋。

  徐俊天赋极高,反应敏捷,李国勋开始让他5子,没有多久,徐俊便能完全翻转过来,让李国勋5子。

  1979年下半年,徐俊对围棋的喜爱,已达到狂热的地步。到1980年初,徐俊已经达到可以与一些准职业初段棋手平下的水平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徐俊的象棋生涯因为全运会,完全改变了路径。

  1979年5月,苏州全运会象棋赛预赛,胜利在望,最后一场对北京队,4台棋,徐天红没上场,1台戴荣光,2台李国勋,3台言穆江,4台徐俊,打平即可出线。当时徐俊发挥不错,前5盘3胜2和,作为年龄最小的小孩,他下得很认真,“保证自己不输,再争取胜利。”当时,1、2,3台盘面都很好。徐俊这盘棋没把握住,马炮兵优势残局走和了,最终,江苏队得1分半被北京队翻盘,全运会预赛失败。

  全运会失利,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是,象棋队无事可做了,而在那个年代,意味着损失严重,服装、营养费、各种福利补贴都没有了。

  百无聊赖,徐俊继续迷围棋,水平也与日俱增。

  1980年5月总结会上,徐俊正式提出改下围棋的打算,与会前辈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让他冷静考虑。

  他们认为,象棋项目活的很好,有比赛可打,出去有吃有喝,为什么下围棋呢?

  当时,围棋队在中日擂台赛之前,没现在这么红火,相比下象棋,下围棋没有什么前途,国象还有国际比赛可以参加,三大棋中,象棋的日子最好过。

  言穆江问,你准备多久赶超江苏队的普通围棋职业棋手,他们都下10来年了。徐俊自信满满,说现在与他们水平相差不多,最多也就是1年就可以了。

  围棋队教练告诉徐俊,大家慎重考虑。

  情定国象

  当时任江苏国象队教练的潘刚看到徐俊天资过人,现在又无棋可下,便对徐俊说,你下国象吧,你来,其他三人也就认真训练多了,不能让三个人没有任何竞争“躺着打比赛”。

  那时候,徐俊的国象零基础,一点都不会下。

  徐俊天赋高,对于棋类的学习一点就通,稍一接触,他便全身心投入国象研究中。

  潘刚考核徐俊一个月。

  没到一个月,潘刚跟他下了几盘,1980年6月28日,潘刚说,徐俊可以了。

  如此这般,徐俊几经辗转,最终改成了国际象棋。

  1980年8月下内部循环赛,有队员觉得徐俊水平不能对下,让先,不能平起平坐。

  没想到徐俊的水平突飞猛进,平下一盘未输。年底,队内4循环选拔,徐俊提前2轮获得冠军。至此,徐俊成为江苏队核心队员。

  然而,这么大的事业转变,徐俊一直没有告诉家人。1981年5月,广东肇庆团体赛,见到很多象棋、围棋棋手,如见故交,尤其围棋棋手刘小光、马晓春与徐俊交往甚密,他们非常惦记徐俊的发展。

  比赛回来,妈妈问,比赛怎样?徐俊胆子大,反问,“妈妈,我改行了,你问我哪个棋呀?”

  国家队的教与练

  一部分人认为,徐俊聪明,学习快,但不用功,实际上,一副棋子的颜色,就能看出背后的徐俊有多用功。

  潘刚赠送徐俊一副国际象棋,徐俊平时训练没有离手,棋子久经手掌浸渍磨滑,已有古香沉暗的色调,“那副棋才一年时间,比他们5年的看起来都陈旧,摆在那里,现在也很喜欢。”

  198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全国个人赛取消甲乙丙丁组,徐俊得以有机会参加全国赛,一次无意的政策改革,徐俊正巧赶上,抓住机遇,一战成名,获得全国亚军的成绩,让国象界震惊。

  1983年,昆明个人赛徐俊获得全国冠军,1984年亚军,1985年再次加冕冠军,连续几年的井喷状态,奠定了徐俊在国象界不可撼动的地位。

  而在1981年国家队集训,从各个省里调棋手的时候,徐俊进京还是遭到了不少非议。国象全国冠军刘文哲力排众议,支持徐俊进京参加国家队训练,“徐俊学了一年半这么厉害,更值得培养。”

  经过选拔,徐俊打入前11名,取前12名,之后去秦皇岛,再选出前6,徐俊正好第6名。

  成绩证明一切,跟年龄与辈分无关。

  1986年,国际象棋国家队成立,徐俊任江苏队棋手兼教练。

  从1988年起,徐俊任国家队队员兼教练。

  而从1986年起,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提出,男子棋手帮助女子棋手发展的思路,女子国象水平开始突飞猛进。在徐俊的教导下,诸宸、阮露斐、黄茜、丁立人、韦奕、谭中怡、沈阳、郭琦等一大批优秀棋手诞生,从2001年诸宸拿到世界冠军,到2014年丁立人、韦奕等获得奥赛男子冠军,徐俊的国象事业可谓硕果累累。

  后记

  纵览徐俊在象棋、围棋、国象三大棋领域的综合水平,诸宸认为,徐俊世界第一,而谢军(1980年北京象棋少年冠军)则认为,胡荣华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而徐俊本人则谦逊表示,1985年专业队没有分开之前,前辈们大都会下三棋,且有高人指点,水平都不错,他们的标准非常高,三棋综合实力排名看的很淡。

  追溯前辈们的三棋水平,胡荣华象棋自然不在话下,国象与围棋精通,水平相当了得,徐天利(国象个人赛冠军、象棋个人赛亚军,精通围棋)、刘文哲(国象个人赛冠军、象棋个人赛第6,围棋与聂卫平一个老师),他们已经创造了后人难以复制的辉煌成就,是那个时代造就了他们,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同时,也是他们超人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成就了他们。

  (笑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