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白雪棋院官方网站!
白雪棋院
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象棋 > 新闻动态 >
林峰:国际象棋纵横谈 “波尔加现象”的思索
时间:2020-07-24 08:33 作者:陈中站 来源:新浪体育 点击:

  文章来源:中国国际象棋协会

  专栏/ 林峰

  人物编

  一、是天才还是一般女子

  1988年11月30日下午,希腊历史名城萨洛尼卡。富有浪漫色彩的爱琴海,海风轻拂,涟漪微动。海之滨传来了悠扬的歌声。博览会大厅,乐队奏起了匈牙利国歌,奥林匹克国际象棋团体赛闭幕式正进入高潮。一架架摄像机、摄影机对准了领奖台上的波尔加三姐妹。她们是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携手款款地登上领奖台的。18岁半的大姐苏珊在把奖杯举过头顶时,圆圆的脸庞上才绽现出一丝微笑;她左边刚满14岁的老二索菲娅则笑逐颜开,稍见激动,而右边不到11岁半的小妹朱迪特和往常一样文静,依旧是弈棋时一副沉思的模样。经过14轮的激战,以她们三姐妹为主体的女队积33分,以半分的微小优势从“老牌冠军”苏联女队手中夺得流动冠军杯。

  “家庭队”,还是“国际象棋王国队”强?赛中始终是棋界议论最热烈的话题。

  在奥赛会刊上,苏联国际特级大师古菲尔德著文说:“波尔加三姐妹有对男子比赛的惊人成绩,但我感到人们在这里常犯错误。女子与男子下棋有巨大的心理优势,她们不必担忧。因为她们不会有任何损失。对男子来说则相反,他们必须全力争胜,这使他们紧张……如果波尔加三姐妹与女子比赛,她们将失去这些心理优势。”

  这位曾任女子世界冠军奇布尔达尼泽教练的著名理论家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举重冠军在训练中能十分容易地举起200公斤的话,在比赛中则可能举不起150公斤。”古菲尔德的结论是:“当然三姐妹是很好的棋手,但我们的棋手更强。最终将从奥赛中得知,她们究竟是天才,或仅仅是一般女子!”

  然而,这篇颇有说服力的文章已被更为雄辩的竞技成绩所驳倒。于是,记者们纷纷挤到三姐妹的父亲拉斯洛·波尔加周围,这位两腮留有大胡子,前额微秃的心理学家对“是天才”还是“一般女子”之说,应该拥有他的发言权。他闪烁着机智而又聪慧的目光说:“据电脑测算的结果,我大女儿两年前的棋力比卡斯帕罗夫同龄时的棋力为高;而我小女儿的潜力可能比当今最负盛名的棋圣菲舍尔还要大。她们如此年轻,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如有好的个人教练以及有权参赛,我三个女儿的等级分都会増至2600分(当时是世界男子前20名等级分,而小波尔加当时等级分2555,相当于男子第53位)。我太太认为,我们的女儿并非天才,是三位普普通通的孩子。她们的成就主要归功于正确的教育方式。我们若再有10个孩子,也同样可以使之取得三姐妹一样的成就。”

  二、家庭棋院

  布达佩斯拥有123个温泉,32个浴场,被称为欧洲温泉之乡。浴场内灯火通明,富丽堂皇,设有棋盘棋子,浴客们纷至沓来,沐浴之余,“将军”一番,其乐融融。弈棋是匈牙利的全国性体育活动,全国几千万人口中却有几百万人喜爱下棋,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国际象棋书刊有近万种。

  出生在欧洲温泉之乡的波尔加三姐妹长期受环境的熏陶,加之得益于家庭的教育。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对她们棋艺事业最有帮助的是她们的双亲。

  父亲拉斯洛是一位心理博士和教育家,母亲克拉拉是教授德语和世界语的讲师,夫妻俩都爱好国际象棋,这一爱好传给了他们的三个女儿。起先,·他们只是把国际象棋作为对女儿智力进行早期开发的教具。但令他们惊喜的是女儿们个个都富有“棋细胞”。于是,这对夫妇全力以赴,不惜包括辞去工作的一切代价育女成才。在谈到培育女儿的经验或者“奥秘”时,母亲克拉拉曾发表过一席颇有见解的谈话,那是在1993年3月15日,当世界冠军分区赛在布达佩斯和平饭店里激战方酣时,她接受了新华社布达佩斯分社记者的采访,这位脸色红润、穿着得体的中年妇女,坐在休息室的沙发上,于柔和的灯光下,慢条斯理地说道:

  “说不上有什么秘密,无非是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起步早,三个孩子从三、四岁时就开始下棋,这对培养她们一生兴趣极为重要,孩提时候接受能力最强。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为天才。这是我丈夫的观点,我也同意。每个人都可以达到最高水平。其次是要选准一个目标,我们也试过别的项目,如数学等,但不理想,国际象棋还有个客观衡量标准,一下就知道。最后可否说要有一个良好环境,尤其是和谐的家庭气氛,能鼓励孩子们学习,自然还要讲究科学方法。”

  说到起步早,大女儿苏珊是3岁开始的。1972年的一天,苏珊从抽屉里翻出一副国际象棋,就拉着爸爸求他“传授棋道”。拉斯洛教会她步法后,奇迹出现了,爱动、活泼的女儿忽然变得文静、沉思,纠缠着要和爸爸下棋,至连其他玩具都视而不见,而且进步迅猛。1973年4月10日,她吃了4岁的生日蛋糕,不久,父母带她去比赛,她就把布达佩斯11岁以下的小学生棋手们横扫了一遍,轻轻松松地摘取了首都11岁以下儿童组的冠军奖牌,气得这些哥哥姐姐们挖苦她还“光屁股、流鼻涕”。

  1974年和1976年,老二索菲娅和老三朱迪特相继出世,由于她们只差一岁半,所以常在一起玩。令这两个小家伙好奇的是,比老二大5岁半的姐姐总不同她们一起玩。严肃的大人们出入姐姐的房间,屋里静悄悄的。她们往姐姐房里窥探,爸爸阻止她们说,只有会下棋的才能进去。两人忙不迭地答应学习下棋。从此,国际象棋便成了这个家庭的头等大事。

  波尔加一家的生活围绕着国际象棋轴心而运转。她们的家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是一座棋院。几乎无处不与棋有关,环壁的书架里挤满了棋谱,来自世界各地的棋艺杂志在条椅和沙发上随处可见;墙上、地上至卫生间都可看到棋盘和棋子。

  这一家庭收藏有2000余册棋艺书刊,可以称得上一个小图书馆,而三姐妹的父母堪称是模范图书馆馆员。他们搜集j了本世纪15万个对局和5万个棋谱。并按自定的系统分门别类制成卡片。三姐妹凭藉载有历届大赛精彩对局的完备卡片,在双亲的潜心启发、教授下,精神专注,兼收并蓄。她们反复验证各种国际象棋学派的战略理论,融会贯通,从而变为自己的锐利武器,棋艺突飞猛进。

  三姐妹每天花五、六个小时于棋上,匈牙利的男子国际特级大师们不时前来辅导、陪练;更多的时候是三姐妹独自研究或相互切磋。

(责编:樊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