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79-0573
邮箱:zyl@baixueqiyuan.com
地址:嘉兴市中环北路塘汇路路口
文章来源: 杭州棋文化
作者: 于宝华 王力
特别提示:精编版只是提取部分文章内容,更多精彩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杭州智力运动文化]获取吧!
引言
围棋活动发祥于古代中国黄河流域,迄今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而先秦时期的黄河流经天津入海。在这片土地上,围棋文化植基深厚,传统悠久。
天津建城垂六百余年。中心城区附近自有人群聚落记载,便有围棋活动存在。无论考古发现还是文献揭示,六百年天津地区民间围棋流传有绪,不绝如带。
一。追寻古代津门围棋活动遗踪
天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早记载天津城区聚落起源的是《金史·完颜佐传》,其中说,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为维护漕运转输,曾提升武清巡检完颜佐为都统,守卫直沽寨。据今人考证,直沽寨在今天津红桥区西青道一带,或略偏南。元代,直沽寨改为海津镇。镇、寨之称显示其军事意义极为浓重。
(一)历史与文物发掘
进入21世纪以来,当年海津镇附近的海丰镇(今河北黄骅境)经多次考古发掘,从金代遗址坑内出土瓷质围棋子一副。海丰镇清代属天津府辖。棋子的出土证明,早在金代天津地区已有围棋活动。
明代天津城市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后分封诸子为王,其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戍守北平。1398年明太祖死。因太子早逝,由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燕王凭借十几年戎马生涯和苦心经营,决定与侄争位。他率兵由直沽“济渡沧州”,开始大规模南征的军事活动。历经数年,于1402年攻入南京,夺得皇位,是为成祖。
朱棣为纪念发兵的龙兴之地,把直沽渡河的地方赐名“天津”。天津,即天子津渡之地。朱元璋和朱棣都是围棋爱好者,朱棣和刘基之子刘璟对弈的棋话著在棋史。由于史料阙如,朱棣在天津没有留下对弈的史迹。但他留下了一个沿用至今600余年的天津地名。
(二)经济与文化积淀
濒临渤海的天津是中国著名的产盐区。明在开国之初即设“河间长芦都转盐运司”,管辖天津为中心的海盐产区。长芦盐业滋育了天津围棋。在长芦盐场境内大量古迹中,有一处“仙人台”,为明代以前的遗迹,上有围棋烂柯仙人石造像一具。(见《(嘉庆)长芦盐法志·余编》卷10,按:该书古遗存收入下限至明末,清代不收)反映从那时起,围棋文化已经融入本地民俗。
在中国北方,天津称得上是一座围棋活动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活跃,文化积淀浓重深厚的城市。
然而,具体而深入的围棋活动却是在清代以后才渐渐从各种文献中反映出来。
早在康熙初年,天津棋手高钦如已是全国棋坛翘楚。他与江南名手吴贞吉、张吕陈等人的对局载于《不古编》,传存至今。
《不古编》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印于福州的一部棋书,选载清初盛大有、周懒予、周东侯、黄龙士、高钦如、吴贞吉等二十名棋手的对局66局。书名“不古”,取义弈艺日新,不以古见囿之。书中评说高钦如行棋“有轻裘缓带之妙,非管窥蠡测所能探其底蕴”者,显示高钦如的棋艺水平已达到抗衡江南第一流棋手的程度。
(三)棋手活动寻踪
康熙以降,文人棋手的事迹,较多的出现在史籍中。著名学者杭世骏、文坛领袖袁枚、诗人赵执信、张问陶都是《弈人传》著录中的佼佼者。这些人与天津的渊源极深,他们中的一些人长期生活在天津。
杭世骏不但长期生活在天津,还与天津的盐商结为儿女亲家。诗人赵执信在他生涯最困难的时候寓居天津,完成诗作《海鸥小集》。张问陶则在天津培养了梅成栋、崔旭二位足资向世人夸耀的学生。正是这二位学生创造了嘉道以来天津地方文化的巅峰。而袁枚最欣赏天津私家园林的文化底蕴,他把天津的“水西庄”和扬州的“小玲珑山馆”、杭州的“小山堂”、“瓶花斋”并称为文人最理想的雅集之所。此外,知名文人棋手张鹏翀、秦蕙田等人皆有涉津事迹(见叶修成《紫芥掇实--水西庄查氏家族文化研究》)。
在有关天津地方的志书中,也不乏以弈技擅长入传者。如《天津县新志》卷21之三《刘锡传》载:“锡风姿玉立,工书画、善饮,凡弈棋歌曲之属罔不擅长”。又《(嘉庆)长芦盐法志》卷17《人物》有金銓“赋性中和,不求名誉”,“善弈工诗”。诸如此类的记载表明,康乾以来,弈棋已经是津门文人雅士、社会贤达不可或缺的一项才艺展现组成,在城市文化中占据着备受重视的地位。
这一切预示着,随着天津城市文化史料的不断发掘,中国古典围棋在天津还将有更佳的表现。